人脸识别摄像机安装指导
人脸识别需要采集人员的正面照片,在不影响人员通行,且满足人员姿 态要求的前提下,图像采集设备的架设地点在人员行进路线的前上方为最 佳,所以需要对人员的行进路线进行规范,使人员流动方向单一。我们建议在通道处部署以达到最佳比对效果。
选择要求:
序号 | 参数项 | 参数要求 |
1 | 架设地点 | 安装于大门、单元门等人流必经通道,图像采集设备的架设地点在人员行 进路线的前上方为最佳,人员流动方向单一;若环境光低于人脸采集要求,则 需要选择安装有光源补光的摄像机,或安装日光灯补光。 |
2 | 环境光照 | 无逆光,面部无明显反光,光线均匀且无阴影。另外,为保证抓拍人脸时 现场光照足够,建议若镜头画面中人脸不够亮时,需要相应增加照明设备,对 人员脸部补光(一般应达到 250~800Lux),如果低于这个值选择带红外补光的 摄像机比较理想,或条件允许要求安装日光灯增加环境补光。 |
3 | 架设高度 | 距地面(h):1.9-2.3m,推荐摄像机俯视角度(α):10°~15°以内。 |
4 | 水平距离 | 摄像头到人脸的距离(d)建议 2-6 米,与选用镜头的焦距有关系。 |
5 | 对焦标准 | 人脸在监控画面中心,焦点在人脸中心,人脸不小于100K 像素;正面抓 拍人脸,左右偏转(β)<30°以内;对识别率要求非常高的项目,人脸不小于 200 像素,侧脸 (β)<15°以内。 |
6 | 背景要求 | 背景颜色及图案尽量不要太复杂,单色、浅色为宜,尽量不要有玻璃等强 反光物体。 |
❉注意:摄像机架设位置主要目的是要抓拍到一张正面清晰人脸照片,且需要 尽量避免前后人脸遮挡情况。详细位置的选点和镜头选择有关系,可以查看 镜头选择详细列表。
镜头选择:
摄像机安装要求及镜头值关系如下:
d 为摄像机安装位置距人员入口的距离 (现场确认监控的水平距离)
镜头焦距选择 f =2.8*d (mm) (根据现场监控水平距离,选择镜头)
安装高度 h = 0.18*d+1.5 (m) (根据水平距离与镜头,决定安装高度)
摄像机俯视角度 α ≈ 10°±5°
水平偏转角度 β <30°
最佳识别范围 [宽度]:2.2 米
镜头选择参照表:
镜头大小 [焦距]f(mm) | 最佳识别范围 [宽度] W(m) | 最佳识别距离 [长度] d(m) | 最佳安装高度 h(m) | 俯仰角α |
8mm 定焦 | 2.0米 | 2-3米 | 1.9米 | 10° |
16mm 定焦 | 2.2米 | 5-6米 | 2.0米 | 10° |
25mm 定焦 | 2.8米 | 8-9米 | 2.2米 | 10° |
5-50mm变焦 | 2.8米 | 10-13米 | 2.3米 | 10° |
摄像机安装点位选择,与角度、补光:
由于每个学校的现场环境千差万别,为了达到不漏抓、抓拍到最适合做人脸识别 的目标人脸图片。参照以下定位原则:
必须覆盖学生进、出口,所要经过的区域(识别宽度)。按照镜头 选用标准,用 1 支或多支抓拍机覆盖。必要时使用左右辅助抓拍方式。 在人脸出现绿框时即表示已经能正常识别。
区域覆盖示例:
最大限度保证人脸抓拍图片为正脸
针对项目瞬间人流量大,人挤人,识别要求非常高的项目实施左右辅助抓拍方式, 并且中间采用前后安装抓拍机或长短焦抓拍机拉大纵深度配合抓拍:
保证光线均匀、充足
当照射人脸的光线是均匀照射的、没有阴影和闪光的散射光时,具有最好 的比对性能。因此系统的部署需要特别注意光线处理,避免出现逆光、阴阳脸、光线 过暗或过强等现象,为了提高系统识别性能,我们建议在系统部署的场所采用额外的光 源进行补光。
性能指标 | 布控数量 | 与选择的识别设备有关 | |
响应速度 | 与选择的识别设备有关 | ||
外部适应性 | 姿态 | ![]() |
平面旋转:-30°~ 30° 俯仰变化:-10°~ 15° 侧身偏转:-15°~ 15° |
眼镜 | 对眼镜不因反光等原因遮挡人眼的物品,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| ||
光照 | 均匀光线照射时性能最佳,对阴影、闪光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| ||
背景 | 具备场景适应性 | ||
输入要求 | 图像格式 | JPG、JPEG、 BMP、PNG 等常见的 Windows 图像文件格式 (与选择的识别设备有关) | |
图像大小 | 人脸尺寸大小不低于 100*100 像素 |